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新加坡: 新加坡總理警告:台灣問題,是中國紅線中的紅線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據《華爾街日報》9月19日消息,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接受專訪時警告稱,特朗普(专题)政府上任後,國際社會將進入一個“充滿大量不可預測性”的時期,呼吁各國履行“集體責任”以避免沖突。他指出,台灣(专题)問題是亞洲地區的“閃點”之一,也是“中國紅線中的紅線”。


報道提及,隨著美國重新審視其全球角色,特朗普政府提高關稅並要求盟友更多自衛,黃循財看到一個不確定性和沖突風險日益加劇的未來,因為支撐該國快速崛起繁榮的國際貿易與安全架構開始瓦解。

“作為全球化的最大贏家之一,新加坡在一個難以預測的世界中航行,”報道稱,在特朗普政府重新思考其貿易和安全政策之際,新加坡正在加深與其他國家的關系。


“我們將迎來一個充滿大量不可預測性的時期,”黃循財表示,在未來幾年,“世界將更加多極化、競爭激烈、協調性更低”,新國際秩序的轉型很可能“非常混亂、非常艱難”。

黃循財提到,根據歷史經驗,此類規模的地緣政治轉變往往“只能不幸地通過全球沖突解決”。他警告稱,為避免重蹈覆轍,所有國家都應履行自己的“集體責任”。

黃循財稱:“到處都是閃點(flashpoints)。你可以看到世界上的暴力和沖突在增加。隨著美國的後撤,各國可以更肆無忌憚地違背國際法,且面臨更少的後果。”他說,對於像新加坡這樣人口約600萬、領土相當於紐約(专题)市面積的小國來說,這構成了潛在危險的環境。

他進一步表示,在亞洲,最大閃點之一是台灣問題。他警告稱,“如果台灣爆發什麼事件,整個亞洲都會被卷入”,並將對世界造成災難性後果。

據黃循財所稱,美國和其他國家不能單單專注於威懾中國大陸“武力奪取台灣”,還要威懾台灣當局的“台獨”行為。他將此描述為“中國紅線中的紅線”。

對於台灣問題,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強調,台灣中國領土,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,中方絕不容許任何國家以任何方式插手台灣問題。中國必須統一,也必然統一,中國實現完全統一最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。

報道稱,新加坡美國保持著深厚安全聯系,將約3%的國內生產總值投入國防,采購美國戰機,並在美國訓練的飛行員駕駛大量F-16和F-15戰斗機。


但在特朗普政府上任後,新加坡開始與美國保持安全聯系的同時,加深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。

黃循財表示,新加坡一直支持美國更多參與亞洲地區事務,但也希望走中間道路。他說:“我們許多人希望創造空間,讓我們擁有自治、做出自己的選擇,而不被強迫選邊站。”

9月早些時候,新加坡與挪威、新西蘭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等13個中小規模經濟體,成立名為“投資與貿易未來伙伴關系”的倡議。黃循財稱,新加坡希望擴大這一倡議,並激活其他貿易集團和協定,“與志同道合國家合作,維護並強化貿易的多邊框架”。


黃循財表示,他預計貿易格局將隨時間變化。但他樂觀認為,新加坡將仍是全球商業的重要樞紐。他同時指出:“中國的優勢在於其市場規模、深厚工程能力和極快的迭代能力,短期內沒有其他國家能取代。從長遠看,可能會有更多制造業轉移至其他國家。”

今年4月份,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關於所謂“對等關稅”的行政令,宣布美國對貿易伙伴設立10%的“最低基准關稅”,並對某些貿易伙伴征收更高關稅。東盟國家中唯一對美貿易保持逆差的新加坡,也“未能幸免”,被美國征收10%關稅。

針對美國對所有貿易伙伴征收關稅一事,黃循財當時表態稱,美國不應該向新加坡征收任何關稅,他感到“非常失望”,美方的所作所為“不是能對朋友做出的事”。

黃循財提到,兩國間有自由貿易協定,而且新加坡美國購買的商品比美方自新進口更多。因此,“若美國的關稅真對等,並且是針對那些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,那就不應該向新加坡征收任何關稅”。

華爾街日報》提到,特朗普關稅戰對新加坡的影響較為溫和。數據顯示,2025年上半年,新加坡GDP同比增長超過4%,貿易流量和商品出口保持韌性。然而,如果貿易緊張局勢加劇,這一情況可能迅速改變。

黃循財仍表示憂慮。他提到,制藥和半導體是新加坡兩大出口品,美國政府至今尚未確定相關稅率,而且“沒人能說幾個月後這個‘基准關稅’會更高還是更低”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09 秒